美媒政客(POLITICO)報導,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,宛如對盟友們「比中指」,隨著各國不滿情緒爆發,許多政府的美製軍火採購計畫接連喊卡,而且直接衝擊川普最重視的F-35戰鬥機訂單,成為迄今最大反擊。」
西班牙針對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5%,與華府發生爭執,如今正式放棄斥資數十億美元的F-35採購案,轉而將資金投入歐製颱風戰鬥機(Eurofighter Typhoon)與未來空戰系統(Franco-German Future Combat Air System)。
瑞士面臨高達39%的美國關稅重擊,國內跨黨派勢力施壓政府取消F-35訂單,但政府本周又重申採購意願,最終決定11月才會出爐。印度關稅被調高至50%,據傳已暫停美製史崔克裝甲車(IAV Stryker)和反戰車標槍飛彈(Javelin anti-tank missiles)的採購談判。
▲川普4月初首度宣布對等關稅。(圖/路透社)
上述行動全都發生在近2周內,顯示川普經濟行動的潛在後果,迫使各國政府重新評估他們與美國的國防關係,也加劇了招致報復行動的擔憂,這些反制措施恐將破壞美國軍武銷售,削弱美國作為全球最大國防供應商主導地位。
F-35戰機由美國軍工巨擘「洛克希德馬丁」(Lockheed Martin)製造,零組件仰賴全球逾百間供應商,海外大單有助壓低成本。不過,光是西班牙和瑞士的訂單價值就高達150億美元左右,一旦流失將推高所有買家的採購成本。不過,該公司指出,英國、丹麥與比利時最近都宣布想要購買至少10架F-35。
▲專家認為,關稅正在傷害盟友。圖為今年舉辦於加拿大的G7峰會 。(圖/路透)
前五角大廈歐洲暨北約政策主管湯森德(Jim Townsend)直言,關稅政策根本是對盟友「豎起一根大大的中指」,各國都感覺遭到美國的傷害。美國國防諮詢公司AeroDynamic Advisory總經理阿布拉法亞(Richard Aboulafia)警告,「這是一個以信任為基礎的產業」,即使未來政府想修補關係,重建信任也需要很長時間。
白宮持續為川普政策辯護,強調關稅將帶來經濟效益,推動北約國防支出目標提高至GDP的5%,也有利美國軍工企業。但分析指出,歐洲自製武器的野心正因川普施壓而加速發展,儘管歐盟國防工業要全面取代美製武器,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,但從長遠來看,恐怕仍會削弱美國軍火霸主地位。